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更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省委、市委在近年来也相继出台有关营商环境的利好政策,为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做出许多工作。在去年的汕头市政府报告中也提出要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加快完成政务服务管理改革、降低综合营商成本、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改革试点任务,在全省率先创建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城市。
一个城市营商环境的优化离不开各方的支持,2019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强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而行业商协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在提供服务,规范管理,反映诉求,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组织和行业内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联系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结合当下我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发挥行业商协会的行业自律、桥梁纽带等作用,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改善我市营商环境。
一、基本情况
民营经济是汕头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各行业代表组成的行业商协会为其各自领域内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向导,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壮大,为我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2019年,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1959.79亿元,增长5.5%,占全市GDP的72.7%;民间投资1606.31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8.2%。
近年来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足功夫,相继出台了《关于重塑营商环境优势,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意见》《汕头市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三年计划(2018-2020)》《汕头市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汕头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行动方案》《汕头市营商环境综合改革2020年工作要点》等一系列文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2天以内,政府和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90和50个工作日以内,市、(区)县政务服务事项实现72.76%“一窗”分类受理、网上可办率达68%,我市上线“粤省事”“粤商通”的服务事项分别达到496项、101项。
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开展培育计划,加快政府职能转移,鼓励行业商协会承接政府,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水平,优化外部环境,激发发展活力,提升政府办事的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了解企业所思所想,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时,充分听取相关行业协会商会意见,支持和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公共事务,调动行业协会商会吸引社会投资的积极性。
二、行业协会商会做好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民营企业的知心人。商协会拥有的众多会员,具有对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生产成本依然居高不下等困难,行业商协会与政府在良性互动的同时,能在第一时间将企业诉求和困难反映到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政企沟通平台,我市制定涉及民营经济政策、召开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会议、制定修改相关地方性法规时建言献策。
三、做好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权及援助工作,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通过仲裁联络站、仲裁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帮助企业直接快速地维护合法利益,为会员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向维权中心反映会员企业授权、维权需求,搭建好维权、授权快速服务的工作平台。可借鉴目前已设立了中国汕头(玩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澄海区总商会工作站、药业商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工作站等。
四、通过科技创新,加快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和产品创新,进一步推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从政策上对勇于创新的企业给予有关优惠支持或奖励。引导和鼓励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和引导中小微企业积极调整思路,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五、贯彻落实好“人才30条”等政策措施,加大招才引智力度。进一步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完善配偶安置、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税收等各方面措施。加大对人才的政治安排、荣誉表彰和典型宣传力度,形成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完善人才激励和培养机制。让商协会参与社会人才引进,招工,更好地摸清企业的真正需求。
六、强化行业自律,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强化诚信意识,健全诚信体系,守法合规经营、加强道德建设、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接受监督等倡议,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做诚信守法、文明守礼的社会模范,带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倡导行业诚信经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来源:市工商联经济联络部课题组